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柱和操控面板,所述活动螺旋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粘接强度接头,且粘接强度接头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支柱,且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操控面板,支柱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座,且防滑座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防滑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卡块,可以通过强力胶将粘接强度接头粘在碳纤维的一侧,待胶风干后,可以将卡块卡入卡槽内部,并使防滑座抵在粘接强度接头的两侧,从而实现设备的安装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操作难度。
公开号:CN214334642U
申请号:CN202120521026.6U
申请日:2021-03-1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占飞;卢伟;李爱斌;姚瑞艳;周枫
申请人:Suzhou Xin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 Co ltd;
IPC主号:G01N19-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
[n0002] 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腐蚀能力强,可耐酸、碱等化学品腐蚀,柔韧性佳,应变能力强的特点,混凝土结构建筑需要加固或修复时,在混凝土上粘结碳纤维片材加固,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和粘贴材料本身的性质与加固效果密切相关,因此粘结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反映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综合指标,现有的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n0003] 1、现有的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操作复杂,对其使用较为麻烦;
[n0004] 2、现有的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没有设置防滑结构,其晃动容易造成数据不准确;
[n0005] 3、现有的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前准备工作复杂,加大了使用难度。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较为麻烦,装置没有设置防滑结构,操作前准备工作复杂等问题。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柱、连接杆和操控面板,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心槽,且空心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旋套,所述活动螺旋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粘接强度接头,且粘接强度接头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装置主体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支柱,且装置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操控面板,所述支柱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座,且防滑座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防滑齿。
[n0008] 优选的,所述活动螺旋套外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且第二滑轮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皮带。
[n0009] 优选的,所述皮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轮,且第一滑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底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摇把。
[n0010] 优选的,所述支柱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槽,且支柱内部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槽口。
[n0011] 优选的,所述槽口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
[n0012] 优选的,所述防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柱,且套柱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设置有插孔。
[n0013]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拉力传感器,且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5] (1)该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通过在装置主体一侧的一端活动连接的摇把,摇把可以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使第二锥形齿轮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则第一锥形齿轮可以带动第一滑轮转动,使第一滑轮可以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滑轮转动,则可以使活动螺旋套在空心槽内部转动,从而可以使螺纹杆可以在活动螺旋套内部进行移动,则不需直接进行螺纹杆的转动,从而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装置的使用难度。
[n0016] (2)该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通过在支柱的底端设置的防滑座,防滑座可以带动套柱插入通槽内部,此时可以在槽口内部转动限位螺栓,则限位螺栓可以在固定螺母内部转动,使限位螺栓可以在固定螺母内部移动,并插入插孔内部,从而实现防滑座的安装固定,则装置主体会通过防滑座与碳纤维进行接触,且防滑座底端的防滑齿会增加其防滑效果,则避免了装置晃动造成数据不准确。
[n0017] (3)该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通过在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卡块,可以通过强力胶将粘接强度接头粘在碳纤维的一侧,待胶风干后,可以将卡块卡入卡槽内部,并使防滑座抵在粘接强度接头的两侧,从而实现设备的安装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操作难度。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座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中:1、装置主体;101、摇把;102、空心槽;103、活动螺旋套;104、皮带;105、第一滑轮;106、第一锥形齿轮;107、第二锥形齿轮;108、第二滑轮;2、支柱;201、槽口;202、固定螺母;203、限位螺栓;204、通槽;3、防滑座;301、套柱;302、防滑齿;303、插孔;4、连接杆;401、拉力传感器;402、螺纹杆;403、卡块;5、粘接强度接头;501、卡槽;6、操控面板。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支柱2、连接杆4和操控面板6,装置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心槽102,且空心槽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旋套103,活动螺旋套103外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108,且第二滑轮10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皮带104,皮带1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轮105,且第一滑轮1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6,第一锥形齿轮106底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7,且第二锥形齿轮10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摇把101,不需直接进行螺纹杆402的转动,从而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装置的使用难度;
[n0026] 活动螺旋套1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02,且螺纹杆4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顶端安装有拉力传感器401,且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03,连接杆4的底端设置有粘接强度接头5,且粘接强度接头5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槽501,可以将卡块403卡入卡槽501内部,并使防滑座3抵在粘接强度接头5的两侧,从而实现设备的安装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n0027] 装置主体1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支柱2,且支柱2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槽204,且支柱2内部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槽口201,槽口20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202,且固定螺母2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3,装置主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操控面板6,支柱2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座3,且防滑座3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防滑齿302,防滑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柱301,且套柱301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设置有插孔303,装置主体1会通过防滑座3与碳纤维进行接触,且防滑座3底端的防滑齿302会增加其防滑效果。
[n0028]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通过强力胶将粘接强度接头5粘在碳纤维的一侧,待胶风干后,可以将卡块403卡入卡槽501内部,并使防滑座3抵在粘接强度接头5的两侧,从而实现设备的安装操作,从而可以降低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降低了装置使用时的操作难度,防滑座3可以带动套柱301插入通槽204内部,此时可以在槽口201内部转动限位螺栓203,则限位螺栓203可以在固定螺母202内部转动,使限位螺栓203可以在固定螺母202内部移动,并插入插孔303内部,从而实现防滑座3的安装固定,则装置主体1会通过防滑座3与碳纤维进行接触,且防滑座3底端的防滑齿302会增加其防滑效果,则避免了装置晃动造成数据不准确,摇把101可以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07转动,使第二锥形齿轮107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06转动,则第一锥形齿轮106可以带动第一滑轮105转动,使第一滑轮105可以通过皮带104带动第二滑轮108转动,则可以使活动螺旋套103在空心槽102内部转动,从而可以使螺纹杆402可以在活动螺旋套103内部进行移动,则不需直接进行螺纹杆402的转动,从而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装置的使用难度。
[n0029]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支柱(2)、连接杆(4)和操控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心槽(102),且空心槽(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螺旋套(103),所述活动螺旋套(1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02),且螺纹杆(4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设置有粘接强度接头(5),且粘接强度接头(5)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卡槽(501),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支柱(2),且装置主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操控面板(6),所述支柱(2)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座(3),且防滑座(3)的底端等距离设置有多个防滑齿(302)。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旋套(103)外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108),且第二滑轮(108)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皮带(104)。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1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轮(105),且第一滑轮(1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6)底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7),且第二锥形齿轮(10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摇把(101)。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槽(204),且支柱(2)内部两侧的底端皆设置有槽口(201)。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20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202),且固定螺母(2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3)。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柱(301),且套柱(301)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皆设置有插孔(303)。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的顶端安装有拉力传感器(401),且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403)。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4642U|2021-10-01|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
CN201753501U|2011-03-02|一种frp筋张拉锚固装置
CN2778920Y|2006-05-10|放置式双开口形围束挫屈拘束韧性支撑装置
CN110029592A|2019-07-19|一种体外预应力frp筋张拉锚固装置
CN106638319A|2017-05-10|用于精轧螺纹钢筋锚具套筒紧固器
CN101074578B|2010-05-19|楔形变波纹夹片式纤维片材专用锚具
CN101922240B|2012-05-09|一种frp筋张拉锚固装置
CN101881175A|2010-11-10|笼形矿用锚索及其制作方法
CN204940273U|2016-01-06|一种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装置
CN210128907U|2020-03-06|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质量承重度检测设备
CN109898852A|2019-06-18|一种建筑模板紧固装置以及紧固方法
CN107227851A|2017-10-03|一种用于预应力碳板张拉的可拆卸锚具
CN107514098B|2020-04-07|一种粗长折角钢筋的连接结构
CN206593956U|2017-10-27|拟静力试验轴向加载辅助结构
CN206800414U|2017-12-26|锚索补张拉辅助装置
CN101285333B|2010-08-04|组合式变波纹纤维片材专用锚具及其预应力张拉方法
CN214066739U|2021-08-27|一种塔式起重机绳索强度检测装置
CN101281119B|2010-09-08|Frp布加固试验用持续荷载加载器及方法
CN210850497U|2020-06-26|一种用于碳纤维板加工的夹紧设备
CN212129949U|2020-12-11|一种混凝土机械及其臂架支撑装置
CN213658140U|2021-07-09|一种梁板预应力测试用张拉装置
CN211978547U|2020-11-20|一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拉拔试验装置
CN214622114U|2021-11-05|一种建筑物抗震性检测的混凝土剪切试验装置
CN211318515U|2020-08-21|一种用于软排线测试的双工位治具
CN214096984U|2021-08-31|一种钢筋弯曲性能测试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21026.6U|CN214334642U|2021-03-12|2021-03-12|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CN202120521026.6U| CN214334642U|2021-03-12|2021-03-12|一种碳纤维粘接强度检测装置|
[返回顶部]